【#來自嘉義產地的感動】
那天,聽著一位位來自嘉義的生產者,在短短幾分鐘,說著自己生產出的農漁產品。不是故事,而是從地理條件、技術著手。忽然讓人好感動。他們知道,潮汐對於養蚵的影響,也告訴我們,原來蚵還有老蚵和新蚵之別。他們也知道周遭的地理環境、氣候等等對於他們手邊從事的生產,有著什麼關聯。
這樣具科學、風土的論述,在日本、歐洲很常見,在台灣卻少的令人驚喜。這群來自嘉義的生產者,由洲南鹽場的蔡炅樵領軍,還有養蝦、養魚、牧場、農場、種稻、養蚵,甚至是專做醬料也生產醬油的。看著他們每個人眼睛閃爍,講述著自己驕傲的技術時,我的內心是澎湃的。
蔡炅樵說,這是他們十年計畫的第二年。他們找來作家 番紅花 (王碧珠) 駐村,把這些好食材,設計成國民便當,拉近與大家的距離。
當然不能光說不練,空口說白話。當天現場眾生產者講述完後,隨即躲進廚房,準備讓人親口見證嘉義風土催生出的食材是多麼的優質。難得吃到皮脆具有彈性的牡蠣,拿來生吃的玉米筍已是甘甜無比,包裹著玉米皮的現蒸鮮蝦讓人忍不住多吃了好幾條。
頓時覺得,台灣角落默默發生的事情,竟是如此美好。很期待這些已經開始聯合起來的生產者,更可以創立一個屬於嘉義、屬於他們的品牌,把這片來自土地的美好,讓更多人知道。
#洲南鹽場
#邱家兄弟
#金嵐養殖場
#台灣寶蝦
#禾田牧場
#崇美農場
#吉谷農園
#江山米人
#白水湖蚵學家
#新來源醬園